" 你浅浅的微笑,就像乌梅子酱,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我尝了你嘴角唇膏,薄荷味道 "
这两天谁还没有听过《乌梅子酱》?
最近这首歌可谓爆了,
天天上热搜!
火了的不止有这首小甜歌还有 " 乌梅子酱本酱 "
淘宝搜索量一周上涨 843%
打开淘宝搜索 " 乌梅子酱 ",可以看到不少店铺已经
将乌梅子酱与李荣浩联系在了一起。
" 李荣浩的甜甜乌梅子酱 "
" 乌梅子酱李荣浩推荐 "。
《乌梅子酱》在唱出美好爱情的同时也实实在在撩动了很多人的胃
对此热闹的景象广东人笑笑不说话
这都是我们玩剩下的
歌曲灵感来自广式烧鹅其实,李荣浩写《乌梅子酱》这首歌的灵感来自于一道美食:广式烧鹅。他曾在采访中表示,是在吃广式烧鹅蘸梅子酱时,根据酸酸甜甜的感觉写出来的 ,和冲酸梅汤的乌梅子酱关系不大。这种蘸烧鹅吃的酱多被称作 " 酸梅酱 ",由当地青梅做成。不过李荣浩写歌词时,为了更押韵和更好的文艺感,将其改为了乌梅子酱。
乌梅是啥?很多人第一次看见乌梅,可能是在景区卖的 " 新鲜乌梅 ",但其实这个是剪了头、打了蜡的葡萄(提子),根本不存在乌梅这种水果。
真正的乌梅,是一种蜜饯,是用未成熟的梅子果实(也就是我们说的青梅)熏制而成,通体发黑。乌梅可以当零食吃,也可以泡制当酸梅汤。所以在网络上搜乌梅子酱,大部分出来的都是黑紫色的乌梅膏。
这种乌梅膏大部分是直接冲泡了喝,
基本就是酸梅汤的味道,酸酸甜甜。
乌梅酱除了以乌梅为原料,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添加别的食材,比如山楂、桂花、桑葚与果酱等等。但医生指出,乌梅酱本质上算一种果酱,所以糖分不低,大家一次不要挖太多,糖尿病患者及其血糖不稳定的人群最好别吃。梅子酱还是实用的调味料,
直接入菜,风味上佳,
是很多人嗜酸星人的最爱。
除了广东都熟悉的
梅子酱蘸烧鹅、梅子酱排骨 ……
还有很多食物离不开它。
梅子的花式吃法01
糖脆梅
流行于江浙闽粤一带的糖脆梅,选用五六分熟的青梅,果大肉厚核小味酸,成品口感爽脆酸甜,脆嫩得像刚摘的鲜果一样,并且少了些酸涩,多了份甜蜜。
02
糖拌梅
将白糖溶化成糖浆,裹在青梅身上,晾干后,就是一盘开胃爽口的酸甜青梅果了。做之前,将洗好的青梅用清水泡几个小时,能去掉些微酸涩。
03
盐梅
梅子味酸,和盐一样,在古代常被当成调料。《齐民要术》记载,把青梅夜里用盐水腌渍,白天暴晒,反复经过十天十夜,盐梅就做好了。那时候梅子表面会产生一层白粉,所以也叫白梅或霜梅。盐梅是咸酸类果品,姜丝梅儿、梅肉饼就是宋代御宴的两道咸酸。
04
紫苏梅
当紫苏叶与梅子相遇,经糖渍发酵,让紫苏的味道融进梅子里,把梅子染成好看的紫红色,就可以开吃了。紫苏的味道比较特别,喜欢的朋友爱不释口,讨厌的退避三舍。
05
青梅酒
青梅酒多用浸泡法制作,至少要等三个月才能入口,至于一年以上的,碰见了可不要错过。之前小编也给大家介绍过做法,大家可以重温一下!但是医生提醒,自酿酒有风险,不很建议大家自己泡。
乌梅还是一味中药材
乌梅,别名梅实、熏梅、桔梅肉。《神农本草经》中记载:" 乌梅,味酸,平。主下气,除热烦满,安心,肢体痛,偏枯不仁,死肌,去青黑誌,恶肉 "。
功效一:安蛔驱虫
乌梅最出名的功效就是用于蛔厥腹痛呕吐。" 蛔得酸则伏 ",乌梅味酸,有和胃安蛔之效。如《伤寒论》乌梅丸,以乌梅配伍细辛、蜀椒、干姜、黄连等,治疗蛔虫引起的腹痛呕吐。
功效二:敛肺止咳
乌梅味酸而涩,其性收敛,配伍五味子,增强敛肺止咳之力,可用于肺虚久咳。
功效三:涩肠止泻
用于久泻久痢。如固肠丸,以之配伍肉豆蔻、诃子、罂粟壳等,治久泻不止;《圣惠方》乌梅丸,以之配伍黄连,治天行下痢不能食者。但不能在刚出现吐泻症状的时候就立即用乌梅等酸收之品,不然容易把邪气稽留在体内,难以排出。
功效四:清凉生津,润肤止痒
乌梅味酸,有生津止渴之效,可用于治疗虚热消渴之症。如《简要济众方》以乌梅加豆豉水煎服,治消渴烦闷;玉泉丸,以之配伍天花粉、麦冬、葛拫、人参等,治虚热烦渴。乌梅还可用于治疗皮肤瘙痒、瘾疹等,如著名的过敏煎。乌梅配伍木瓜,和肝脾,养胃阴,可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,胃酸缺乏所致的食欲不振、饥不欲食。
这 2 类人不宜服用乌梅
1、 外有表邪时不宜用乌梅
外感期间,中医的治病思路是 " 发散表邪 ",凡是 " 内敛 " 的都不宜用,容易祛邪不尽,乌梅酸涩敛肺,有敛邪之弊,很显然,感冒期间是不能服用乌梅的。还有木瓜、五味子、山茱萸等等这些收涩之品,都是不用的。
2、内有实热积滞之人不宜用乌梅
乌梅偏于收敛,体内有实热者用乌梅易助热生火。乌梅酸涩敛滞,有积滞者用之宜 " 闭门留寇 ",加重病情。
最后提醒大家
乌梅虽好也要注意适量食用哦 ~